□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凯 黄琳燕
2022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南京等6个城市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南京成为全省唯一叠加“服开+自贸”两大国家重大开放战略的城市。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正式印发《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及试点任务清单,包括五项主要任务、17类104项试点措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方案》要求,我市将紧紧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定位,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国家全方位主动开放和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聚焦重点领域,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涉及50项试点措施,在试点任务清单中占比近半。
根据《方案》要求,我市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围绕科技服务、专业服务、商务服务、物流运输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电信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等10个重点领域,分类放宽准入限制,促进消除行政壁垒,完善监管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在商务服务领域,“支持在南京市设立并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有利于吸引优质外资旅行社来宁投资发展,为南京旅游业市场提供更丰富、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模式,推动南京旅游业扩大开放、走向世界。
在物流运输服务领域,“支持根据南京市发展需要,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对外磋商扩大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航权安排,鼓励航空公司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投放运力,推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打造区域枢纽机场”,将促进国外航司在南京市设立基地、开拓航线,助力打造区域枢纽机场,提升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
在金融服务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将提高企业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上限额度,进一步便利外资企业,提升我市服务总部企业的渠道和能级,加快积聚招引跨国公司总部企业。
推进“两业”融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整合
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自贸试验区战略之后,就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案》从完善“两业”融合发展工作基础、创新“两业”融合发展路径、营造“两业”融合发展良好环境三个方面,赋予南京13项试点任务,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发展。
《方案》提出,支持南京市结合实际,开展“两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立足试点园区和产业集群,探索“两业”融合市场准入、要素配置、市场监管、统计监测等政策机制,加快搭建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整合,要素加快集聚。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高,产业发展的研发服务环境支撑至关重要。
加快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协同创新,推动医药制造业产业链向服务领域延伸;以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为主体,支持医药服务业重大平台建设和生物医药服务业扩大开放;在关键原料供应、审评审批、临床应用等重要环节开放创新,完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生态要素保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为推动医药制造业产业链向服务领域延伸,《方案》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重要环节制度创新等一系列试点举措,创新“两业”融合发展路径,支持医药产业研发创新。
在营造“两业”融合发展良好环境方面,“围绕企业融合发展中的生产、技术、运营、人才等需要,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开发区布局科研院所、分支机构,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合、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化、一站式服务。”此项试点措施将推动我市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群,采用共享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利于节约企业研发成本,畅通数据运用渠道,缩短研发周期。